新闻中心
为你的疑问提供专业的解答
PRESS CENTER
从 “三高” 到不良习惯: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逻辑,看完就明白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 “头号威胁”。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4》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 3.3 亿,每 4 人中就有 1 人患病,每 5 例死亡中约 2 例归因于心血管病。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被悄然侵蚀的血管健康。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原因,是预防的第一步。
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 “土壤”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大多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血管内膜形成纤维斑块或粥样斑块为特征的疾病,会导致血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和弹性减弱,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这种病变就像水管里的水垢,逐渐积累并阻碍血流,最终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全身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颈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发脑梗死、脑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则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的倾向。
“三高” 是加速病变的重要推手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 “三高”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加速血管病变进程。
高血压通过多种机制损伤血管:长期高压冲击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使血管壁增厚;促进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同时激活血小板,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这些变化共同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血脂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这些异常使脂质更容易在血管壁内沉积,逐渐形成粥样斑块。而糖尿病不仅影响血糖代谢,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不良生活习惯:给血管 “雪上加霜”
除了生理指标异常,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吸烟是明确的危险因素,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 2.2 倍,中风风险是 1.5 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促进斑块形成。
过量饮酒同样危害血管健康,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此外,高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超重与肥胖,会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加速血管老化。
年龄与遗传:不可忽视的先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自然老化,弹性降低,患病风险增加。数据显示,脑血管硬化好发于 40 岁以上人群,男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为 2∶1,但 70 岁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遗传因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患病风险相对更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遗传并非决定性因素,通过后天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守护血管健康,从源头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但其预防并非无章可循。控制 “三高” 指标、戒烟限酒、坚持规律运动、保持健康饮食,都是保护血管的有效措施。对于已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查,早期干预。
血管健康关乎生命质量,昊泽康元始终关注大众心血管健康。了解这些形成原因,不仅是为了远离疾病困扰,更是为了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拥有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习惯,守护血管健康,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